艰苦创业、发展起步 奠定基础 、蓄势待发 快速扩张、持续发展 创新机制,跨越发展 |
1954 —— 1974
艰苦创业、发展起步
俗话说:十年磨一剑。可“通润”这把“剑”,在最初的创业时,却整整“磨”了二十年。这二十年,正是我国民族工业缓慢发展、曲折前进的时期。通润(常熟县千斤顶厂)经历了从个体到合作组(社)再到大集体企业的发展过程,生产方式从手工业到半机械再到机械化的改变。人员分分合合,产品并并转转,最终演变成为一家由国家正式定点的千斤顶专业生产出口企业。1974年完成千斤顶产量3854台,完成工业总产值146.9万元,实现销售收入 93万元,利润 16万元,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4012元/人。
1984 —— 2002
快速扩张、持续发展
创建初期的千斤顶厂基本上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营的,一切以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计划为目标。企业的基本任务就是组织生产、保证质量、按期交货。随着国家经济的“转轨变型”,如何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经受风浪、快速前进,这是摆在顾雄斌率领的新班子面前的严峻考验。感谢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强劲“东风”,给企业注入了无穷活力,从企业首批推行厂长负责制起,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;从发展外向型经济到实行横向经济联合;从企业兼并重组、优化扩张到产权制度改革,这18年里,经历了“七五”、“八五”、“九五”时期的大发展,改革添活力,发展增动力,使干部职工的生产经营积极性、创造性如泉喷涌,企业迅速驶入了快车道,指标连年翻番,效益节节攀升,登上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大舞台,成为颇具规模、有较强实力的省级企业集团,列入中国机械工业十大杰出企业。到2002年开关柜、电梯曳引机、工具箱柜等产品销售额总和已经和千斤顶销售额接近,形成半壁江山。
|